当前位置:首页>行业
南窑为千年瓷都繁荣打响头阵 天天快播报
2023-04-27 16:38:25
来源:瓷都晚报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区划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之一,而市区与所辖乐平市、浮梁县又有着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民性格。历史上的五府十三帮及草鞋码头,以及现在的景漂群体,景德镇市区人民展现出了包容、杂糅的性格特质;浮梁人作为景德镇“土著”,勤劳朴实,与世无争;乐平人性格最为特殊,自古崇文尚武,富有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资料图片)

也许正是乐平人这样的开拓精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乐平人就抓住洪州窑衰落的机会,在乐平接渡建起了南窑,为后来瓷都景德镇的瓷业繁荣打响了头阵。

虽然乐平市距离景德镇市区约50公里,但瓷业一直是联系着两地的纽带。不仅有意义重大的南窑,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中,涌山的宋代青瓷窑口,以及元代十里岗丰源青釉瓷窑址,明代华家、匣厂、张家桥青花瓷窑等窑口,都延续着南窑的窑火,从清代到近现代,乐平人也是景德镇瓷业大军中一支生力军,尤其是“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程意亭领衔的乐平籍陶艺家,对景德镇瓷业发展及陶瓷艺术繁荣贡献巨大。

虽然语不同音,话不同调,但景德镇市区、乐平市、浮梁县三地的历代先民以瓷结缘,共同谱写了瓷都辉煌灿烂的千年陶瓷史,而不同的人民性格与不同的地域文化在景德镇交融汇通,让景德镇更加丰富、精彩、迷人。

南窑村

南窑村的窑山上有棵不起眼的枫树,在窑山值班的吴老汉说,这棵树八九十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告诉他,这其实是棵千年枫树,并不粗壮的枫树仍是郁郁葱葱。

千年枫不远处是一座烧制瓷器的龙窑窑尾,顺着山坡一直延伸到山脚,文保单位给挖掘出的龙窑盖上了透明顶棚,沿着步道向下依次可以见到龙窑的减火坑、支座位、窑门、窑床、火膛和窑前工作面。从下往上望去,窑身似龙腾空而起。

吴老汉说,像这样的龙窑这座山上还有很多,但没有被挖掘出来,而是掩埋在茂盛的植被下。因为有很多老瓷窑,所以这座山就叫作窑山。窑山是南窑村的集体山,但祖祖辈辈的南窑村人却没有烧瓷器的,只知道窑山能捡到很多瓦片。窑山之前是南窑村的祖坟山,以前掘土时还能挖到一筒筒的瓷器,后来这里被定为了保护区,村民们的祖坟也都迁走了。

南窑村的村民大多姓吴,吴老汉说,以前南窑村有几千户人,现在人少了很多,和窑山周边几个村比起来倒是个小村庄了。根据吴氏的源流谱牒记载,吴氏是在宋代由鄱阳县迁居南窑村,称当地东北隆起的山包为窑山,村庄由此得名“南窑村”。

然而窑山的故事比南窑村还要早得多,也许真实的故事只有那棵千年枫树知道,因为枫树前的龙窑是唐代的窑址遗迹。这是一座迄今为止已发掘的全国保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达78.8米,也是景德镇目前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其烧制时间集中在公元800年—930年之间。在南窑出土的一件浅盘状间隔具上刻着“咸通七年八月”的字样,咸通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李漼在位时间为公元860—874年,咸通七年为公元866年,距今1150余年。

说起景德镇,人们往往以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4年)作为一个节点,称景德镇为千年瓷都,南窑的发现让瓷都又长了两百岁,也许瓷都之源其实是在距镇50多公里的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的窑山。

镇之源

流经乐平市的乐安河在古代是重要的水路,乐安河水在鄱阳汇入饶河再入鄱阳湖。南窑遗址距离乐安河800米,唐代南窑产的瓷器在附近的无蚯塘装船,再经乐安河水路外销。

便利的交通让瓷人选择不高的窑山建造龙窑,附近接渡的瓷土资源和小坡、麻山的白土资源,让南窑拥有了制瓷的原料基础,燃料则是附近丰富的森林资源。

这些是南窑一千多年前窑火兴盛的先天条件,市场机遇则是南窑兴起的后天因素。唐代中期,在陆羽《茶经》中出现的江西洪州窑逐渐衰落,南窑瓷人抓住机遇占领了洪州窑庞大的市场份额。

南窑瓷器的市场广阔,行销海内外。陈列在新加坡的著名黑石号沉船上,发现的中国瓷器达6.7万件,其中的夹耳罐与南窑产夹耳罐相同,2012年文博专家耿宝昌先生曾表示,黑石号沉船的部分器物可能是南窑生产的。此外著名的上海唐代青龙镇遗址也发现了南窑外销瓷迹象,青龙镇是长江口岸著名的海运转场地,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研究馆员从类型学、热测光测年和胎釉成分等方面比对后,认为南窑出土的拍鼓器型与青龙镇的遗物比较接近。广阔的市场背后是南窑巨大的产量支撑,南窑遗址发掘的龙窑长度达78.8米,遗迹显示,此龙窑至少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烧造。除此龙窑之外,在3万平方米的窑山上发现了12条呈扇形分布的龙窑窑炉,长度均在60米以上,可见窑火之兴盛。南窑是我国迄今发现窑炉分布最密集、布局最有规律、瓷业生产组织最严密的唐代窑场。

南窑瓷器质量精良、釉色丰富、造型多样、装饰简朴、烧制技法成熟。有青釉、酱黑釉、青釉褐斑、青釉彩绘和涩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瓷器胎骨坚致、深灰胎居多,造型端庄,器型丰富,大者雄浑,胎体厚重,小者精巧,釉色精美,为同期江西窑场所罕见。采用龙窑烧制,窑具有支座、匣钵等,装烧方式为叠置裸烧、对口套烧、匣钵装烧三种,充分利用窑内空间,装饰纹样为各种几何纹、变形莲瓣纹等,还有青釉褐斑装饰(圆形和椭圆形褐斑),纹样主要是八卦纹、弦纹、简笔缠枝卷草纹,“住、才、宝”字款。

南窑的瓷器具有长沙窑风格,兼具洪州窑、越窑、鲁山窑等青瓷名窑优点,又具备自身工艺特色。其中减火炕的使用在此前考古发现的龙窑中未见,是窑工对龙窑温度控制的创新尝试。

南窑遗址在2014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它让世人再一次将目光聚焦景德镇,作为景德镇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把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作者:李广明)

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