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处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力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2021-10-27 14:57:43
来源:光明日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力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高校,创建于1950年7月,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流淌着延安民族学院的红色基因,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肩负着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任,西南民族大学在探索中成长,在改革中崛起,在发展中跨越,在创新中前行,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12个学科门类,拥有87个本科专业、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70年绚丽长卷,每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都是民大发展史上的珍贵记忆。这是红色延安血脉赓续的70年。邓小平同志两次为学校亲笔题词:“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幸福的新中国”“团结各民族于祖国大家庭的中心关键之一,是在于各民族都有一批热爱祖国并能联系群众的干部”。这两次题词,是延安精神在西南民大的生根,它让西南民大始终与党、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更锻造出“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校训。这是自强不息不断跨越的70年。从新玉沙街到武侯祠畔的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从武侯祠畔到航空港的敢为人先笃行致远,不只是规模的扩大,更是学校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奋斗轨迹。更名、升博、评估、建新校区四件大事,学校腾飞提质增速锦上添花;相继实现委部(地)共建,学校发展再添助力拢指成拳;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以“以本为本、特色发展、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再谱华章。这是教泽绵延彰显担当的70年。前有老一辈先贤鸿儒弘文励教,后有新时代名师接续奋斗,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学校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藏族将军、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培养出“改革先锋”王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毕世祥、“全国模范法官”龙进品、“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和帕丽……他们积极投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人才。这是科研攻坚服务社会的70年。一直以来,学校坚定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科研之路,致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长期对口帮扶阿坝州、凉山州各县;挂职县长教乡亲直播带货,研究生支教团长年如一日情暖高原青少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师生长期驻扎青藏高原,把论文写在草地上,成果留在牧民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凝望70年恢弘长卷,每一寸都是家国情怀,匠心凝结,无不蕴含着奋斗征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内涵发展,彰显优势特色。要始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彰显办学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地方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改革攻坚,不断创新发展。要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做到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维护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爱学生、尊重学者、敬畏学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依靠一切积极力量,营造“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奉献智慧、人人共享成果”的良好发展环境。必须坚持以文化人,致力凝魂聚气。要始终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弘扬民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各族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共塑“民大品格”,营造健康、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初心不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西南民族大学必须与国家同频共振,才能抓住历史机遇,战胜困难挑战,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擘画辉煌新篇章。

矢志不移办红色的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政治统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坚定政治信仰,用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加强政治领导,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履行政治使命,突出教书育人政治标准,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道路。

初心不改办育人的大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西南民族大学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写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造就大师名师,积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持不懈办有特色的大学。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西南民族大学始终以“四为服务”为指引,同国家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自信;积极关切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加快培养理工农医师范类专业紧缺人才,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改革创新办发展的大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教育改革激活力、增动力。面向未来,西南民族大学将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抢抓战略机遇,把握战略重点,深入实施“以本为本、特色发展、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坚持“有选择地卓越”理念,构建学科建设新机制,大力推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完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打造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加快管理模式改革,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和合偕习办团结的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通过不断地倡导、丰富、发展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和合偕习”为特点的校训。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纲”贯穿办学始终,赋予“和合偕习”新的时代内涵。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师生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百年党旗红,七秩芳华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南民族大学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担负起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再写新的华章!(杨敏 刘玉彬)

关键词:

相关文章